和谐英语
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英语听力 > 其他品牌英语 > 科学美国人

正文

科学美国人60秒:牛椋鸟帮助黑犀牛避开偷猎者

2021-03-30来源:和谐英语
这里是科学美国人——60秒科学系列,我是苏珊娜·巴德。
黑犀牛的视力很差。即便如此,这些非洲大型食草动物也能轻松地抵抗饥饿的狮子和鬣狗。
“事实证明,它们的基本身体规划足够优秀,能在布满大型捕食者的非洲大草原上生存,使其成为体型庞大、皮糙肉厚、角似长剑的动物。”
墨尔本维多利亚大学的行为生态学家罗恩·普洛茨说到。但这些保护性特征无法抵抗持枪人类。现在,这个物种成为极度濒危物种的主要原因是偷猎。但在对抗偷猎者方面,黑犀牛有个看似不太可能的盟友:红嘴牛椋鸟。这种健谈、好交际的鸟经常在犀牛背上闲逛,尽情享用寄生扁虱。
“研究表明,扁虱是牛椋鸟最喜欢的食物。如果它们以扁虱为食,那是件好事。”
这些鸟还通过啄食黑犀牛身上的溃疡来获取营养。普洛茨怀疑,黑犀牛忍受这种侮辱的原因是,牛椋鸟看到人类靠近时会发出响亮的警报叫声,这给黑犀牛提供了逃跑预警。
“这是一种独特的卡嗒声,还夹带点嘶嘶声。”
(音频剪辑:警报叫声)
为了测试牛椋鸟是否确实能成为聒噪的守望者,普洛茨及其团队在黑犀牛角里植入了无线电发射器。这不会伤害黑犀牛,而是为了让研究人员得以追踪这些动物……
“无论牛椋鸟是否在黑犀牛背上,我们都能在未被发现的情况下接近它们,以了解这种鸟是否能提醒黑犀牛,以及黑犀牛是否听到了警报。”
研究人员发现,背上没有牛椋鸟的黑犀牛发现人类接近的概率仅有23%,平均距离27米。但牛椋鸟在场时,其会100%提醒黑犀牛。这些鸟在平均61米外就能探测到人类。出现的牛椋鸟越多,探测距离就越远,这意味着发出警报的时间也越早。
“这是有道理的,因为你背上盯梢的眼睛越多,发现物体接近的几率就越大。从根本上来说,我们认为黑犀牛在偷听牛椋鸟的警报叫声,这是毫无疑问的。听牛椋鸟的警报叫声,是严重反人类的利益。”
这项研究发表在《当代生物学》期刊上,牛椋鸟的叫声录音由迈阿密大学的蒂芙尼·普兰坦录制。
普洛茨认为,牛椋鸟可能为了保护方便的食物来源,而进化出哨兵行为。哨兵越多越好,这对两个物种来说似乎是双赢局面:牛椋鸟繁衍生息,黑犀牛得以生存。
谢谢大家收听科学美国人——60秒科学。我是苏珊娜·巴德。